19世紀
根據《西北法案》,一旦人口達到60,000的地區就可以被定義為州。儘管1801年12月俄亥俄州的人口只有 45,000 人,但國會認為其增長速度足夠快,並通過1802年授權法案加速了這一進程。1803年,俄亥俄領地提交建州和加入聯邦的申請,獲得美國國會通過,3月1日,俄亥俄州建立。俄亥俄州政府準備建立一座位於地理中心的州府,1812年在富蘭克林縣境內找到一處地方建設新的首府,並以航海家哥倫布為新首府命名。
俄亥俄建立之初和康涅狄格州存在領土糾紛。雖然這兩個州相距很遠,但在美國建國初期曾將今天克利夫蘭一帶劃給康涅狄格州作為儲備土地(儲備一詞也被用於凱斯西儲大學的命名),但由於距離遙遠難以管理,康涅狄格州最終放棄了這個地區。
儘管許多美洲原住民為了躲避美國的擴張而向西遷移,但很多人仍然定居在該州,有時甚至部分同化。1809年左右開始,肖尼族再次對侵略進行抵抗。在特庫姆塞酋長的領導下,特庫姆塞戰爭於1811年在俄亥俄州正式打響。1812年戰爭開始後,英國人決定從加拿大進攻俄亥俄州北部,並得到了肖尼族的合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1813年特庫姆塞在泰晤士河戰役中陣亡為止。除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佩科威人外,大部分肖尼人被強行遷移到西部。
俄亥俄州在1835–1836與密歇根領地發生過衝突,史稱托萊多戰爭,最終這次「戰爭」中唯一的軍事對抗只是幾聲鳴槍示警,沒有人員傷亡。1836年由於嚴重的財政危機和聯邦政府的壓力,密歇根政府交出了該片土地。通過這個妥協,密歇根獲得了成為美國一個州的地位。
內戰前鐵路的修建將俄亥俄帶入了工業時代。此前俄亥俄的交通主要依賴水運,克利夫蘭就是作為五大湖和運河的交匯處樞紐地位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俄亥俄州的中心地位和人口使其在內戰期間占據重要地位。俄亥俄河是部隊和補給運輸的重要動脈,俄亥俄州的鐵路也是如此。俄亥俄州的工業使該州成為內戰期間聯邦最重要的州之一。俄亥俄州的人均士兵人數比聯盟中任何其他州都多。在內戰期間北軍對軍備的大量需求對俄亥俄的工業起到了刺激作用,俄亥俄的工業和經濟迅速發展。19世紀末,俄亥俄已經成為美國主要的工業州份之一,人口也排在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