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汾沮洳》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诗经》之《汾沮洳》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汾沮洳

2019-05-16 可可诗词网-《诗经》翻译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

彼汾沮洳,

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

美无度。

美无度,

殊异乎公路。

(洳、莫、度、路,鱼部。)

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

美如英。

美如英,

殊异乎公行。

(方、桑、英、行,阳部。)

彼汾一曲,

言采其。

彼其之子,

美如玉。

美如玉,

殊异乎公族。

(曲、 、 玉、 族, 侯部。)

〔译文〕

在汾水岸边的低湿处,采摘那

莫菜。他那个人儿呀,美得无法形

容。美得无法形容,管公车的官儿

怎能与他相比!

在汾水岸边的一个地方,采摘

养蚕的柔桑。他那个人儿呀,美得

跟花一个样。美得跟花一个样,管

兵车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在汾水的曲岸边,采摘那水

舄。他那个人儿呀,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玉。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

玉,管公族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评介〕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关于

本诗的主旨,亦众说不一。《诗序》

说:“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

勤,刺不得礼也。”这好像是说,诗

人因君子勤俭,亲自到汾水边上去

采莫、采桑,不成体统,所以作诗

刺他。这是和诗的内容不符合的。

采者应是在下位的劳动人民。

王先谦在《集疏》中引《韩诗

外传》二说:“君子盛德而卑,虚己

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

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

乎哉?”又说: “君子……温乎其仁

厚之宽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也。”这算是接触到了一点诗的内容。可是,以为 “虽在下位”的和

“温乎……超乎……”的仍是所谓

的君子,不曾注意到采莫采桑者本

来就是劳动者,是小人而不是君

子。魏源《诗古微》说: “据《外传》之言,盖叹沮泽之间有贤者隐

居在下,采蔬自给,然其才德实出

乎在位公行、公路之上,故曰虽在

下位而自尊,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盖春秋时晋官皆贵游子弟,无材世

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也。

《毛诗》因次《葛屦》之下,并以为

刺俭,乃以所美为刺,所刺为美。试

思 ‘采莫’、 ‘采’, 岂公卿之行?

‘如玉’、‘如英’,非褊啬之度。既极道其美,又何言不似贵人气象

乎?”王先谦认为“魏说是也”。他

们把采莫采桑的人指为贤者,以为

居官在位者都是“贵游子弟,无材

世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

这就是进一步接触到本诗的内容

了。

朱熹的 《诗集传》认为本诗

“亦刺俭不中礼之诗。”他说“言若

此人者,美则美矣,然其俭啬褊急

之态,殊不似贵人也。”姚际恒也说

诗人“托言采物”以美公族之人。既

然此人“俭啬褊急”,为什么还要

“美”他呢?说美又说刺,上下的语

气是不相连贯的。方玉润的《诗经

原始》说本篇为“美俭德也。”认为

《诗序》和朱子之说是错误的。他

说:“魏君纵勤与俭,断不至亲乎采

莫,以失其度。即卿大夫,亦不过

于汾水湾环间课农树桑,为子孙

计,已足见其为勤俭也。此必公族

子姓,各有赐庄,躬亲树畜。诗人

于采莫、 采桑、 采之际, 得睹勤

劳而叹美之。”此说符合诗意。

余冠英先生认为“这是女子思

慕男子的诗。”他说: “称赞他 ‘如

英’ ‘如玉’,美得没法形容,远远

胜过了那些贵族的将军们。”这样

认为比较确切,当代学者多从此

说。诗中写一个女子歌颂一位既勤

劳又漂亮的小伙子,说这位男子的品质高尚,才能出众。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尸位素餐者

憎恶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两句都

是先指明小伙子劳动的地点和内

容。汾水河畔,环境幽美。在这样

地势低湿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的小

伙子,似乎地位卑下,但是他很能

干。 既采莫, 又采桑, 也采, 农

事种种,样样精通。每章的后四句

都是赞美这个勤俭的小伙子,并说

他远远地超过那些魏宫官员。“美

无度”是说那位采菜人漂亮得没法

形容。那么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说他“美如

英”、“美如玉”。漂亮得简直像一朵

鲜花,像一块美玉。这里不仅写出

了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少,相貌俊

美,具有外表美,也夸赞了这位小

伙子品德纯洁高尚,具有心灵美。

用玉来喻品德,《诗经》中是多见

的。如 《卫风·淇奥》的 “有匪君

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赞

美这个文雅的君子,好像美玉宝石

经过了琢磨,更加纯洁,更加美好。“玉不琢,不成器”,喻人要经过磨练、修养,才能养成好的品德。

本诗在艺术上,除了重章叠

句,反复咏唱以外,比兴手法运用得也很好。朱熹在《诗集传》中说

这首诗各章都是“兴也”。吴闿生也

认为开头是起兴。此说尚无确据,只是推论。但用比还是非常明显

的,说那个小伙子“美如英”、“美

如玉”,以“英”、“玉”来喻人之相

貌漂亮、品德高尚。这就更进一步

表达了那个女子对她所爱的人的

称赞和倾慕。

下一篇:园有桃

上一篇:葛屦

发布时间:2019-05-1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jing/fanyishangxi/77986.html,转载请保留。

相关推荐

曾力压郭富城得新人奖 梅艳芳师弟李国祥去世
365bet外围

曾力压郭富城得新人奖 梅艳芳师弟李国祥去世

🗓️ 07-31 👁️ 5778
醒 书法字典
365体育app网址

醒 书法字典

🗓️ 07-02 👁️ 1415
PS4铁盒游戏包装汇总
365体育app网址

PS4铁盒游戏包装汇总

🗓️ 07-21 👁️ 114

友情链接